众志成城·共同抗疫
心系武汉·中国加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紧急行动,从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到压实属地防控责任、强化防控措施落实,从全力救治患者,到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各项防控工作正有力有序开展。
值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广大师生以更好的身心状态应对疫情,泉州五中台商区分校为大家带来了疫情期间需要注意的一些心理防护策略和心理支持资源,供老师们、同学们、家长朋友们参考。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面对,用科学的方法调适应对,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做好隔离防护工作,疫情终将被战胜,春暖花开的日子终将到来。
视频转载于新华社
文艺界抗击疫情主题歌曲《坚信爱会赢》
心理支持资源
为了帮助我校师生及家长调适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发的各类心理困扰,帮助大家正确面对疫情,科学调适心理,管理不良情绪,我校已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在疫情期间为全校师生和家长提供心理支持,助力疫情防控。
一、服务对象
泉州五中台商区分校全体师生及家长
二、服务时间
咨询时间:10:00—18:00
咨询时长:约30分钟一次
三、提供服务人员
泉州五中台商区分校心理辅导中心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心理咨询师)
四、服务方式
1、电话热线:
13850773008(骆老师)
15980063755(薛老师)
18860176318(陈老师)
2、QQ热线:
添加QQ好友时请备注“年段班级+姓名+联系方式”
1191935257(骆老师)
1025705432(薛老师)
425736921(陈老师)
3、微信热线:
添加微信好友时请备注“年段班级+姓名+联系方式”
13850773008(骆老师)
15980063755(薛老师)
Y425736921(陈老师)
五、注意事项
1、因目前条件限制,心理援助仅对本校师生及家长开放,心理援助内容是有关疫情防控、开学延迟等需要心理支持和心理援助的问题。
2、本次服务按照志愿精神和心理咨询职业伦理规范,提供心理支持和电话网络心理辅导。对于需要专业精神卫生机构诊断、治疗的情形,将提供转诊建议,进一步的诊疗由服务对象与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对接。
我们还整理了以下专业的公益心理支持资源:
(一)、希望24小时热线
400-161-9995(心理抗疫专线请按“1”,全国);
(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1、电话辅导:
心理支持热线:4001888976
该服务适用于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人群。热线电话均由有丰富经验的咨询师接听,每次30分钟左右。热线电话开放时间为每天6时至24时。
2、网络辅导服务
旨在服务正在被隔离的人员、一线工作人员以及受感染人群的家属和亲朋好友、普通民众、以及康复患者。该类服务比较适合无迫切需要、希望获得一对一简单心理辅导、有比较稳定的可以用于线上沟通的时间和网络设备条件的民众。
简化的服务流程:
问卷星(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填写背景信息→后台人员24小时内进行咨询师匹配(需要稍作等待)→志愿者加您的QQ或微信→线上语音沟通的心理支持30-60分钟。
(三)医院热线
1、华西医院
电话:028-85422114-4
时间:每天9:00-21:00,疫情网络问诊和专项心理干预咨询;
2、泉州市第三医院
电话:0595-27550809
时间:每天8:00-12:00、14:30-17:30;
3、厦门市仙岳医院
电话:0592-5395159
时间:每天24小时;
4、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医院
电话:0591-85666661
时间:每天8:00-22:00。
(四)相关心理防护知识
全国心理援助热线一览,助您度过危机
https://mp.weixin.qq.com/s/vxkTM_LLd4YeHuBfpu6xkQ
新型冠状病毒心理防护手册(大众版)
https://mp.weixin.qq.com/s/u6qgYkDU4k66pgf0SBYX5g
疫情让我吃不下睡不着不停刷手机,我该如何自助?丨来自北师大心理学部的几点建议
我们可能产生的感受
因害怕疫情可能产生的身心反应
1.认知上:害怕自己或家人朋友被感染;担心疫情难以控制;担心就医困难、物资短缺等。
2.身体上:头晕、胸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食欲不振、不舒服等。
3.情绪上:恐慌、害怕、担心、焦虑、压抑、情绪波动较大等。
4.行为上:频繁刷屏查阅疫情的相关信息,反复过度清洗消毒、测量体温等,注意力无法集中、坐立不安等。
面对突发的疫情,如果你或者家人出现了以上的反应,时间在两周左右都属正常范围,这是人类本能的心理反应,我们可以接纳这种状态,不必过于焦虑,允许自己对疫情保持应有的警觉。
因久居家中可能产生的身心反应
1.认知上:由于外出活动减少、无法走亲访友显得很无聊;在家待着无事可做,不如睡懒觉、打游戏等。
2.身体上:头晕、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不舒服、身体素质减弱等。
3.情绪上:无聊、枯燥、压抑、孤独、郁闷、情绪波动较大等。
4.行为上:昼夜颠倒,生活无规律;沉迷于看电视打游戏,生活较懒散;不是坐着就是躺着,机体活动大量减少等。
同样,如果你和家人出现了上述的反应,也无需自责和内疚,可以在接纳自身状态的同时进行积极的调试和应对。
心理防护策略
关照身体
疫情的载体就是身体,照顾好身体是防护的必要条件。远离传染源(如,病毒携带者等)、切断传播途径(如,洗手、戴口罩、减少出行等)、提高自我免疫力(如规律作息,包括适度运动、充足睡眠、控制饮食等)是重要的三部曲。
关照心理
1、减少关注频率,减少因信息过载引发的心理负担。
虽然信息铺天盖地,但不表示你要捕捉和记住每条信息。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特别是睡前不宜过分关注相关信息,减少干扰。
2、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做规划,并执行它。
由于疫情,也许寒假出行、走亲戚、朋友聚会等计划泡汤了,看到遗憾的同时,可以想想如何利用好这次机会,为假期做个规划吧!比如:听音乐、运动、阅读、睡觉、深呼吸、瑜伽、写日志、插花、刷作业(总算有理由不用出去,安心学习了!)等等……
3、处理负向情绪
如果已经体验到了负面情绪,不妨尝试以下方式:
积极自我对话。积极自我对话有助于提升自信,克服艰难。允许自己表达负面的情绪,可以这样告诉自己:“虽然事情令人恐慌,但我相信能够照顾好自己”,“这次假期没法出行了,但给我与自我内在相处提供了一个机会”,“这是个令人沮丧的时刻,但这不是最困难的时刻,我有办法适应这个情况”。
运动。适度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也能够缓解紧张的情绪,有助于改善疫情时期的无力、焦虑感。
正向思维。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可以运用如下的思考方式:
(1)自我肯定。回忆总结自己面对危机时是如何应对的,看到自己的力量与能力。
(2)去伪存真,辨识资讯,会发现正面信息其实很多。有些文章也许是趁机贩卖焦虑,或是断章取义博得眼球。拥抱科学,远离伪科学,远离谣言。
(3)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可以试着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可怕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吗?有几种方法可以阻止这些事情发生呢?如果真的发生了,我担心有用吗?
身处疫情区或被隔离,如何调适自己?
突然的人身自由限制,被冠上「隔离」的要求,对普通人而言并不寻常。换作任何人,情绪都会产生波动,我们要做的是学习如何面对「隔离」。这个时候,可能会产生很多情绪与感受,比如慌张、不知所措、愤怒、沮丧、孤独感、被抛弃感等等。前面提到,这些都是正常人在异常情况下的自然反应,不要刻意压抑这些情绪,而是找到合适的途径允许自己体验和表达这些复杂的感受。
不论是面对疫情还是身处疫区或是被隔离,正如前面提到的,都需要从身体和心理两个层面关注自己。
学校作为同学们坚强的后盾,会时刻关注大家的状态。不妨有空的时候跟同学、老师多联系联系,跟他们讲讲你的情况,让他们放心。实际上,尽管身处疫区或是被隔离,同学们并非一味地脆弱与无助,我们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成为一个助人者,找到帮助他人的办法,也让自己体会到自身的能力与力量。
回到学校后,也许自己拥有了一个新身份——被隔离者。可能刚开始有些不舒服的感受,这也是正常反应。可以给自己一些时间去适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与同学、老师,或是心理中心老师沟通,一起讨论如何适应。
如果亲朋好友被隔离,我该做些什么?
1、共情
在电话里倾听他们的负面情绪与感受,鼓励他们,让他们体验到被陪伴、被支持、被理解。
2、分享
可以讲讲自己最近的心情,目的是与他们建立情感连接,而非自己一直倒苦水。
3、提供资源
除了食品、衣物等基本生理需求,提供写书单、音乐list或电影等资源,让他们能够充实精神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照顾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够有能量为亲朋好友提供帮助与支持。对他们的关心也需要适度——我不要我觉得,我要你觉得。
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该怎么做?
1、若体温<38°可先进行自我隔离、观察。
2、若体温≥38°,并持续1-2天没有退烧,请务必戴口罩,做好防护,立即就近求医,注意不要搭乘大众运输工具。
3、及时联系班主任、年段长或者能联系上的其他教师。
在应对疫情当中,如果有的同学、老师、家长受到了过大的影响,情绪长时间的高涨或低落、过度焦虑紧张到难以放松下来、睡眠质量大幅下降、不想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等等,同时自身的调试没有奏效。那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身状态,尝试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及时发现问题,并尽早地做出改善,尽快地回归生活。
记住,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并不意味着你比其他人更脆弱、更“敏感”、更差劲。实际上,这是你作为一个健康的人,能够即时捕捉自己的变化、做出自己基于现实的客观判断,并调动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改善自己的境况,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健康的表现,是十分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以上内容由泉州五中台商区分校整理,参考以下微信公众号文章:
▶《教育部部署教育系统开通疫情防控心理支持热线》微言教育
▶《最新!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北师行为健康
▶《针对疫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京师心理大学堂
▶《疫情让我吃不下睡不着不停刷手机,我该如何自助?丨来自北师大心理学部的几点建议》京师心理大学堂
▶《面对“新型肺炎疫情”,自我及身边家人,如何做好心理防护》校园教育
文字整理/黄真真
图片/源于网络
编辑/黄真真
审核/骆瑜婷
创造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
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