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全面把握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校政治教研组特推出喜迎党的二十大特别专栏,凝聚共识,唱响主旋律。
点击下方文字,查看往期精彩
【思政课堂】初心不改志为民 共绘发展新画卷——泉州五中台商区分校喜迎党的二十大特别专栏(1)
【思政课堂】百年初心成大道 万里征程作雄行——泉州五中台商区分校喜迎党的二十大特别专栏(2)
【思政课堂】改革开放再出发 踔厉奋发正当时——泉州五中台商区分校喜迎党的二十大特别专栏(3)
科学社会主义在历史发展中自证了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世界社会主义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也在21世纪的中国再次续写出恢弘篇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进行了科学研判,并以“十个明确”为代表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
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共同富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战略思想和创新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基因和文化传统,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于新的时代条件和历史实践的与时俱进。
时代是思想之母 实践是理论之源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在这个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持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从世情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又一次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世界怎么了?应该怎么办?”成为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从国情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如何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课题历史性地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从党情看,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长期执政,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成为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根本性问题。
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大会。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新任务新环境新课题,归结起来,就是要回答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这些问题没有任何现成答案,必须依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使我们党的理论不断向前发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近一期《求是》杂志刊发的《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一文中深刻指出的,“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
深刻认识和把握 “十个明确”的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简称《决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为指引,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新的概括,提出了“十个明确”的重大论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017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徐州市考察。这是12日下午,习近平在潘安湖街道马庄村党员活动室与正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党员交流。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进行凝练概括,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原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八个明确”丰富发展为“十个明确”,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发展的开放性特征、与时俱进的可贵品格、在实践中发展的理论本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发展也必然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贯传统的重要原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生机盎然,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涌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前后相继,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不断的升华和发展。“十个明确”提出“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升华和发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认识。“十个明确”中全过程人民民主思想的提出,升华和发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的最新概括。“十个明确”中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提出,是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任务的升华和发展。
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达到新的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
思想的火炬 照亮崭新的时代
2016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丁林/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在21世纪的世界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旗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展现出无比强大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视频、文字源于:人民日报、求是网、央视新闻
编辑:黄真真
审核:薛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