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
喜爱阅读经典的人,
是世间最幸福的人,
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
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
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为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读书热情,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养,更好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近日,我校高二年语文组举行了以“抚文脉之悠长 品书香之隽永”为主题的阅读分享会。
高二1班林槟涛同学解释了表层意识与浅层意识的概念,巧妙地以“烧杯”为喻,引导同学们进行思考和理解。他认为“梦是没有污染的东西”,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反映。同时,他向大家分享自己梦到“荡秋千”的奇妙经历,这个生动的例子不仅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还激发了大家对梦境的好奇和探究。他用富有文采的语言,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梦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路遥有言:“平凡之人自有伟大之处”。5班陈志杰同学以人物解读开篇,通过分析“负重前行的跋涉者”孙少安、“平凡世界的精神斗士”孙少平的不凡命运,解析情节间的脉络联系,充分体现了兄弟两人身处贫穷困苦的环境但仍坚守不贫不屈的顽强精神与晧晧之心,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此书背后的深奥与精神。最后,他以张桂梅校长之言“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作结,呼吁同学们坚守本心,秉持顽强意志,在人生的逆旅中一往无前。
与陈志杰同学不同的是,2班的谢泽森同学以孙少平的人生轨迹为书评起点,透过书页让同学们认识到孙少平个人的人生境遇——“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不平凡的生活”。通过讲述书中对孙少平所处环境的描写,同学们了解到他生活环境的艰难,更体会到他在艰难环境中仍坚守初心的可贵。最后,谢同学呼吁大家应勇于拼搏尝试,在人生轨迹镌刻不灭的痕迹,生如夏花之绚烂,成就不平凡的自我。
6班陈奕新同学以“堙灭的道士塔”为切入点,讲述了“莫高窟守卫者”王园箓将文物贩卖给外国探险家们一事,引出“王圆箓是否是个罪人”的问题,来引发同学们的深思。有人道“恨不得穿越时空,生啖王道士,才能解了心头之恨”,也有人言“此举为生活所迫,不得已才这样做的”,陈奕新则认为,罪人是那些瓜分文物的人,不应将焦点局限于王道士身上。最后他指出,我们应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也应客观分析点评人物。
4班许钰涵同学以书籍简介与泰戈尔的生平为引,带领同学们领略了此书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作者的思想精髓。他通过介绍书中的优美语句,如“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等,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泰戈尔的哲理和智慧。许同学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将泰戈尔的思想生动地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启发大家积极寻找生活中的美好,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音乐的悠扬旋律,这本书的扉页被轻轻翻开。来自7班的陈奎任同学为我们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传奇一生。贝多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但他却始终坚持音乐创作,坚守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他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等。陈同学呼吁大家应以贝多芬为标杆,坚守内心的纯粹与顽强,在自身的芳华年代奏响磅礴乐章。
“在独行的路上,我们学会了倾听内心的声音,学会了理解自己,学会了与世界和谐相处”,3班江钰泉同学通过作者贾平凹的个人简介与作品《自在独行》的情节概括,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到此书的行文脉络与所抒之情。最后,他以贾平凹先生之言“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说,我这一生不虚此行。”为结,让同学们更加懂得珍惜当下、拥抱孤独、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分享完结,高二语文备课组组长黄春华老师呼吁同学们,不要将阅读视为一项“功利性的任务”,而应将其视为一次对自我心灵的探索,对他人思想的领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拓宽个人的阅读视野,提升人生格局。
来到最后快乐的“荣光时刻”,高二语文组老师们为每一位上台分享的同学颁发分享成果奖状及阅读盲盒,让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同学参与到阅读分享中。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让我们都来当一个幸福的读书人,沉浮字里行间,共沐书香墨韵。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对话,让书香润泽心灵,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文字:海丝文学社社长 高二1班贾圣锴
海报:海丝文学社宣传部 高二7班张倪兢
图片:高二年老师
统筹:融媒体中心
初审:教务处
复审:江培儒
终审:校长室